最新报名:
6小时前,深圳市**投资发展有限公司 总经理 加入企业投资总裁班,6小时前,东莞**科技控股有限公司  执行董事 加入资本运营作总裁班,6小时前,深圳市*科技有限公司 总经理 加入高级工商管理(EMBA)总裁班,3小时前,惠州***实业有限公司 总经理 加入工商管理(EMBA)总裁班,3小时前,惠州**科技有限公司 董事长 加入工商管理(MBA)总裁班,1小时前,深圳***金融集团有限公司 董事长 加入PE私募股权投资总裁班
深圳金融投资班论文“产业结构演进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机理分析”
发布时间:2014-03-19 14:57:17

        产业间产出比例和就业比例发生明显变化,在此过程中,伴随着能源消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相应变化。 生产方式的变化既影响能源需求,又影响能源供给, 而生活方式的变化会影响能源需求,能源霈求和供给 的变化最终导致能源消费总量和结构的变化。
        生产方式变化及其对能源消费的影响
        在产业结构(深圳金融投资班)演进过程中,各产业增加值在GDP中 的比重会发生变化,即产出结构发生变化,并伴随着 社会生产部门生产方式的变化,表现在产出总量、结 构和技术水平等方面,进而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影 响能源消费总量、强度和结构。
        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的生产方式变化
        谈到产业结构变化,毫无疑问地首先表现为各产 业之间产出比例的变化。这种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规律 性,被众多学者归纳为产业结构演进规律。如配第-克 拉克(P e t tyd a r k ))定理、库兹涅茨(u m e t s)法则、切纳 里的“标准产业结构”理论、霍夫曼定理和罗斯托的主导产业演变论等。
        产业结构变化过程还会伴随着产出总量和技术 水平的变化。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,一个经济体通过 专业化和社会分工会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,而产业结 构在一定意义上又决定了经济增长的总量和方式。罗 默通过对经济增长的计算,指出长期经济增长 是由技术进步贡献的,而短期经济增长是由资本(深圳金融投资班)和劳动等要素投人的增加所贡献的。而资本、劳动是在一 定产业结构条件下组织在一起进行生产的,不同的产 业结构条件下有不同的生产函数。因此,即使拥有相 同的生产要素,在不同产业结构条件下经济增长的总量也会有所差异。
        因此,现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是客观存在的, 现代经济增长不同于以往经济增长的本质特征,就在 于它是一种结构主导型的增长方式。首先,现代经济增 长中髙增长率总是与结构髙变动率相伴随的;其次,推动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技术创新,总是首先在个别部门出现,继而通过产业关联扩散产生波及 效应的。因此,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。
        生产方式变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产出总量、技术水平和结构比例的变化,会对能源 消费总置、强度和结构产生影响。
        从经济总量增长对能源消费(深圳金融投资班)的影响来看:首先,经济总置增长会使得能源需求总量增加;其次,经济总量 增长后,能源部门可获得的生产投资增加,并促进技术水平提髙,从而使得能源供给总量增加,能源供给量的 变化会对能源消费量产生影响。
        从产出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来看:由于各 产业的技术特点不同,从而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不同。 因此产业结构变动会引起要素需求的变动以及生产要 素资源的重新配置,必然会引起能源需求总量和结构 的变化。若能源消耗髙的产业占据主导地位,则整个经 济中的能源消费总量将大幅上升。从长期来看,能源消 费强度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呈现倒I;型的变动规律。
        英、美、德、法、日等完成工业化的国家的实践表 明,在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,能源消费总置、强度和结 构随之发生有规律地变化。美国工业化从18世纪末开 始。工业部门中最先发展的是纺织业,其后重工业中冶 铁业、煤炭业和机器制造业获得大发展。到19世纪中 期,机器制造业也初具规模,交通运输业获得迅猛发 展。随着上述工业部门的发展,产业结构不断演进。工 业中重工业比重不断增加。1880年时,轻重工业之比 为69:31,到1929年,轻重工业之比为47:53。
        丰富的煤炭资源为美国工业部门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。1859年,宾夕法尼亚发现油田。之后石油作为 新的燃料,产量迅猛增长,1860—1870年,原油产量从 7万吨增加到73万吨,为美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新的 能源支持。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演进,其 能源消费总量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,1850—1950 年,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增长了 136倍。并且其能源消费 总量的增速也是由快到慢,从1850年到1900年的50 年间,能源消费总量增长了 30多倍,而在1900年到 1950年的50年间,能源消费总量仅增长了 3倍。
        美国的能源消费强度变化,显示出先上升后下降 的发展规律,在1920年左右到达倒U的顶端。工业化 中期,能源密集型的重工业快速发展,如1880年,美国 的铁产量达到了英国的一半,十年以后就超过了英国, 钢产量也超过了英国近1/5。1920年,以产出指数来衡 量的制造业和采矿业是1885年的5倍,而整个经济才 增长3.3倍。在这样一个快速工业化的时期,单位产出 的能源消费增长毫不为奇。1920年以后,轻工业和服 务业开始迅速发展起来,再加上能源效率的改进,因此 相对的增长来说,能源消费下降了。
        生活方式变化及其对能源消费的影响
        在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,各产业从业人员在总就 业人数中的比重也会发生变化,即就业结构发生变化, 并伴随着社会生活部门生活方式的变化,表现在消费 水平和习惯、聚居空间等方面,进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 生活和生产部门能源消费的总量、结构和空间布局。
        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的生活方式变化 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,不仅表现在各次产业产出 比例关系的变化,还表现在就业人口在各次产业之间 的转移与比例变化。配第-克拉克定理揭示出:随着经 济的发展,人均国民收人水平的提高,第一产业国民收 人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;第二产业国民收人 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,经济进一步发展,第三产业 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。
        就业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、三产业转移的空间 表现,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,即城市化现象。人们 之所以选择从农村向城市转移,是为了追求更高的收 入和生活水平,也是因为预期个人收入会增加。收人的 增加是消费水平提升的重要原因。
        除了收入变化促使其增加消费之外,消费习惯和 生活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居民的消费行为,而且原有 城市居民的消费行为还会对新迁人城市的居民消费产 生示范效应。另外,居民的消费还会受到供给和基础设 施的约束,由于城市比农村拥有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和 更丰富的商品与服务供给,因而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 往往比农村居民髙出许多。2010年我国农村人口占全 国总人口的50%,但农村居民消费只占全国居民消费 的23%,城乡消费与人口比重的差距高达27%。
        生活方式变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和偏好改变、就业结构和聚居 空间的变化,会对能源消费总量、结构和空间布局产生 影响。
        首先,随着居民就业的转移和收人水平提高,对能 源商品的直接消费会增加,即居民部门对燃料和电力 的直接购买和消费增加。假设有电力和天然气两种能 源商品可供消费者消费,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后,如果 两种商品价格不变,预算线将平行外移,在同样的价格 水平下,消费者可以消费更多的电力和天然气。
        其次,更髙水平的收入和消费习惯除了使得居民 能够消费更多的能源之外,还会促使居民不断地从劣 质的燃料消费转向优质的能源消费转变,也就是说随 着居民对能源消费的支付能力提高,不但对能源需求 的数量提高,同时对能源需求的质量也在提高。例如在 中国,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收人增长,家庭烹饪所 用燃料逐渐从薪柴转向液化气、天然气和电力。
第三,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,收人水平上升以 后,家庭对其他商品和服务的数量与质量的需求也会 增加,而这些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都需要消耗能源, 因此造成对能源的间接消费也会增加。2002年,中国 城市人均间接生活能源消费量是农村的3.8倍。随着 城市人口规模不断增加,再加上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 不断提升,导致城市成为消费的集聚地。2010年,城市 居民消费已占到全部消费的11%。而对任何商品和服 务的消费,都意味着对能源的消费,所以城||丨也成为能 源消费的集聚地。
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费有着重要影响。一方面,产业 结构变化首先表现为各产业之间产出比例的变化,并 伴随着产出总量和技术水平的改变,这些变化会对能 源消费总量、强度和结构产生影响。另一方面,产业结 构变化还表现为各产业从业人员比例的变化,并伴随 居民消费水平和习惯、聚居空间等方面的改变,这些变 化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活和生产部门能源消费的总 量、结构和空间布局。
        目前中国的工业部门,尤其是高耗能的工业部门 仍是拉动经济和能源消耗的主体。虽然我国正在努力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,但是由于工业化的发展阶段难以 逾越,因此产业结构仍是影响能源消费的最主要因素。 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所发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 变,正在对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、强度、结构和空间布局产生着复杂而深远的影响。在工业化完成之前中国 节能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于对产业结构的调整。(本文作者:李艳梅.,标题:产业结构演进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机理分析)。
        版权声明

       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本网登载此文出于个人学习欣赏之目的,而非商业行为。

版权申明:以上课程知识产权归属主办单位,深圳MBA总裁班研修网仅提供信息展示,而非商业行为 ICP备11007365号
免责声明:深圳EMBA总裁研修网部分内容摘自网络,如有侵害您的权益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
Copyrights © 2007-2017 pxemba.org shenzhen MBA edu Cente All rights reserved 

在线客服